D-二聚体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重要产物,当机体因血栓形成或纤溶亢进时,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后产生的特异性碎片。D-二聚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评估血栓性疾病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及纤溶状态的关键指标。免疫比浊法作为主流的检测方法,凭借其高灵敏度、快速出结果和操作简便的特点,在急诊筛查、术后监测及抗凝治疗评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随着心血管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发病率的上升,准确可靠的D-二聚体检测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指导价值。
D-二聚体测定试剂盒(免疫比浊法)主要检测血浆中D-二聚体的含量,适用于以下临床场景:1)疑似深静脉血栓(DVT)或肺栓塞(PE)的排除诊断;2)DIC的辅助诊断与病程监测;3)溶栓治疗效果评估;4)外科术后血栓风险预警。检测需采集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,经3000×g离心15分钟获取乏血小板血浆(PPP)。标本需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,避免反复冻融导致的抗原构象改变。
免疫比浊法通过抗原-抗体特异性反应进行定量检测。试剂盒中的胶乳颗粒表面包被抗人D-二聚体单克隆抗体,当样本中的D-二聚体与胶乳试剂结合后,形成抗原-抗体复合物,引起浊度变化。检测系统通过测定波长570nm处的吸光度变化,建立标准曲线后计算样本浓度。该方法通常采用两点终点法,具有8-10分钟快速检测周期,检测灵敏度可达0.1mg/L FEU。实验过程需严格遵循试剂说明书进行定标操作,建议使用配套校准品建立标准曲线。
根据CLSI指南和试剂说明书要求,正常参考范围通常设定为<0.5mg/L FEU或<500μg/L DDU。检测系统需满足以下性能标准:1)批内CV<5%,批间CV<10%;2)功能灵敏度≤0.2mg/L;3)线性范围覆盖0.2-20mg/L。实验室应每日使用两个浓度(正常值和病理值)的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,并定期参加室间质量评价。需注意高浓度类风湿因子(>500IU/mL)或溶血样本(Hb>2g/L)可能引起假性升高,脂血样本建议采用高速二次离心处理。